光伏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。
而且现在有个有意思的现场,光伏玻璃的价格随产能供应、政策驱动等多重原因猛烈上涨,而透明背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规模化应用,破除了新产品高价格魔咒,价格逐渐降低,今年以来中来股份,已经将透明背板的价格控制在了21元/㎡左右。不得不说,光伏玻璃领域的高集中度,全球来看,国际上约80%的光伏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。
于是出现了双玻组件加边框,使用POE封装,2.5mm转2.0mm玻璃减重等技术路线,但一方面增加了制造成本,一方面牺牲了供应链安全性,此时业内立项透明背板封装方案呼声越来越高。因此,福莱特与信义光能这样的一线企业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。在国内疫情已逐步控制,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的情况下,光伏装机需求被逐渐释放。建设一条玻璃产线不难,难的是既做到高成品率,还能保证低成本,这才是竞争的核心,这也恰恰是福莱特与信义光能稳居龙头的利器。目前,双面组件已经占据组件的30%-40%左右的市场份额,预计明年将突破50%。
虽然从二季度硅片涨价事件开始,部分头部组件企业就提出了产业链一体化的观点,在上游电池片、硅片等环节发力、扩产能,力求打破因各别环节涨价带来的发展掣肘问题。在玻璃价格狂涨的当下,透明背板的性价比优势越来越明显。根据现有的我国能源消费量以及非石化能源消费比例来测算,若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升,有望给光伏新增装机带来 70GW 的增量,相较于20 年预期 40GW 的全年数据实现高增长。
据华宝证券预计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%战略目标或将提前完成,光伏新增装机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。2020全年户用总规模为6GW,目前还剩余2.06GW左右。按照能源局规划,9 月底前将完成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》报告,11 月底前将完成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(征求意见稿)》,2021 年 3 月底前形成国家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(送审稿)》。截至9月18日,以工商登记为准,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我国今年新增光伏相关企业(全部企业状态)超过3.6万家,其中第二季度新增1.6万家,环比增长超过114.5%。
据新时代证券数据预计,三季度国内光伏需求仍然乐观,拥有户用、特高压、平价等项目支撑,四季度平价与竞价项目共振,需求有望超预期。由于部分硅料产线事故,短期硅料供需失衡。
截至2020年8月底,全国累计纳入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394.94万千瓦。今年四月,国家能源局曾发布《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,并提出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%的战略目标。由于下游需求强劲,供需偏紧,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上行。海外市场疫情影响逐渐减小,前期价格下降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未来有望进一步凸显。
与光伏企业大量新增相映照的是新增光伏装机量也同样大幅增加,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最新纳入国补规模的户用光伏装机数据,2020年8月新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1.60万千瓦。光伏发电并网方面,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国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0%;全国光伏利用小时数595小时,同比增长19小时。东北地区光伏利用小时数最高,达771小时,同比下降19小时;华中地区利用小时数最低,达493小时,同比增长46小时按技术类型划分,这些组件在新增太阳能容量中的份额位居第二。
2018年,晶硅固定倾角组件的平均建造成本最低,为1767美元/kW。天然气在2018年获得的投资最高,占所有新增能源总容量的46%。
降幅最大的是容量为1MW-25MW的风电站,成本下降了22.6%,降至1790美元/kW。然而,随着太阳能成本的快速下降,这一差距正在缩小。
晶硅固定倾角组件占美国2018年新增太阳能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,达到1.7GW。晶硅轴跟踪式组件的份额最高,新增容量为2.0GW(占新增太阳能总容量的41%),均价为1834美元/kW。2017年-2018年间,由于晶硅固定倾角组件价格的下跌,美国太阳能平均建设成本下降了21%,降至1848美元/kW。2018年,所有规模的风电项目的平均建设成本都有所下降。这一减免适用于使用了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垃圾填埋气、垃圾、水电、燃料电池、微型涡轮机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资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。同时,在新冠疫情爆发后,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宣布,对安装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人群采取税收减免政策。
根据太阳能产业协会和Wood Mackenzie发布的最新报告,美国在2020年一季度新增3.6GW太阳能容量,为美国一季度最高季度装机容量值,同比增长42%。2013年-2018年,太阳能、风能和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建设成本分别下降了50%、27%和13%。
2017年-2018年,风电项目平均建设成本下降了16%,降至1382美元/kW,因此风电新增总容量增长了18%。按每千瓦美元计算,光伏发电的平均建设成本高于风能和天然气发电。
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2013年-2018年,太阳能和陆上风电的年产能加权平均建设成本大幅下降。这三种发电技术在2018年美国电网新增总容量中的占比超过了98%。
天然气发电成本在2018年也略有下降根据太阳能产业协会和Wood Mackenzie发布的最新报告,美国在2020年一季度新增3.6GW太阳能容量,为美国一季度最高季度装机容量值,同比增长42%。2018年,晶硅固定倾角组件的平均建造成本最低,为1767美元/kW。然而,随着太阳能成本的快速下降,这一差距正在缩小。
天然气发电成本在2018年也略有下降。同时,在新冠疫情爆发后,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宣布,对安装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人群采取税收减免政策。
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2013年-2018年,太阳能和陆上风电的年产能加权平均建设成本大幅下降。这一减免适用于使用了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垃圾填埋气、垃圾、水电、燃料电池、微型涡轮机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资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。
这三种发电技术在2018年美国电网新增总容量中的占比超过了98%。天然气在2018年获得的投资最高,占所有新增能源总容量的46%。
晶硅固定倾角组件占美国2018年新增太阳能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,达到1.7GW。按每千瓦美元计算,光伏发电的平均建设成本高于风能和天然气发电。2017年-2018年间,由于晶硅固定倾角组件价格的下跌,美国太阳能平均建设成本下降了21%,降至1848美元/kW。2017年-2018年,风电项目平均建设成本下降了16%,降至1382美元/kW,因此风电新增总容量增长了18%。
晶硅轴跟踪式组件的份额最高,新增容量为2.0GW(占新增太阳能总容量的41%),均价为1834美元/kW。降幅最大的是容量为1MW-25MW的风电站,成本下降了22.6%,降至1790美元/kW。
2018年,所有规模的风电项目的平均建设成本都有所下降。2013年-2018年,太阳能、风能和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建设成本分别下降了50%、27%和13%。
按技术类型划分,这些组件在新增太阳能容量中的份额位居第二LG Chem表示:在总共13个小时的试验中,无人机共飞行7个小时,在平流层中12至22公里高度保持了稳定输出,这是普通飞行器无法企及的高度。